在美国“卡脖子”一年后,搭载华为自主设计的海思芯片的手机出货量暴跌88%。
全世界有能力代工芯片的厂商,如台积电、三星、联发科、英特尔等,涉于制裁,无人敢接华为的订单。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坦诚:“找不到愿意代工的企业。当初海思芯片不该只布局设计,而忽视生产。”
中国制造想要进入芯片生产领域,离不开光刻机。台积电、三星等一流芯片生产企业用的都是荷兰ASML公司提供的光刻机。
ASML光刻机一年产量不过30多台,台积电、三星也要排队等待,加上美国制裁,中国公司想要拿到ASML光刻机非常困难。
据传,国内能生产7nm芯片的ASML光刻机仅有1台。
然而,中国企业没慌,荷兰ASML先慌了。
ASML公司CEO Peter Wenn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不该追随美国,对华封锁高科技。
“以中国今天的科技水平,三年后他们就能造出光刻机。届时,光刻机成本将大大降低,ASML会失去优势。”
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提出过类似观点,他警告美国政府封锁中国高科技行业是不明智的。
“原本中国人可以从我们这边购买到高科技产品,出于成本考虑,他们不会自主研发。封锁逼迫中国人自主研发,然后他们掌握了全部技术,美国企业失去一切。”
据AI财经社报道,华为正在武汉光谷产业园新建全资控股的第一家晶圆工厂,预计2022年分阶段投入生产。
这则短消息背后透露出华为正向芯片生产全产业链延伸的努力。
正如余承东所言:“海思芯片只重设计,忽视生产是个错误。”为了弥补错误,三年来,华为已累计投资了40多家芯片生产上下游的企业。
数据来源:天眼查
小到封装测试用的垂直探针卡,大到生产时的硅晶片、工业仿真软件公司,华为均有投资。
原先还看不明白华为想要做什么,这边投一点,那边投一点,蜻蜓点水。
等到武汉晶圆工厂正式动工后,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华为在干产业链整合,把新工厂要用的设备、原材料全部备齐了。
2019年,华为重点投资模拟芯片企业,模拟芯片用于5G通讯基站,属于华为核心业务,预防美国制裁;
2020年上半年转向投资光电芯片,光芯片与传统硅芯片不同,以光为传播媒介,大大提升运算速度,是未来芯片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0年下半年转向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属于工业软件,用于前期研发时,测试芯片性能、可行性,市场长期被国外三大巨头垄断;
2021年上半年,转向设备,毕竟要建厂了,生产设备必不可少。
华为投资的供应商,均为国内企业,重视供应链的安全性,避免被美国人卡脖子。
令ASML公司担忧的光刻机技术方面,华为投资了科益虹源。
科益虹源主要研究光源技术,这是光刻机核心部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光刻机生产企业上海微电子的供货商。
ASML公司CEO不无担心地举例说:“科益虹源已经掌握了193nm ArF准分子激光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中国对高科技的需求,并没有发展到需要全部研发的地步。
发达国家之所以重金投入研发,是因为技术已到了瓶颈,市场上买不到技术,研发是被迫的。
研发意味着有失败的风险,100亿往一个失败的方向砸,变成了沉没成本,损失巨大。日本车企重金研究氢能源汽车是个很好的例子,这次失败让日本汽车错失了新能源的风口。
可现实是,中国光刻机被美国封锁,拿不到货,提前走了自主研发之路。对荷兰ASML和中国制造来说,属于“双输”。
华为首个晶圆厂建成后,增添硬件不是难题,虽然起步可能落后些,但都能花钱解决。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人上。
台积电之所以能控制全球60%芯片代工,不是因为他有最先进的光刻机,他的光刻机和三星、英特尔用的都是ASML,关键是人才,台积电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工程师。
这就好比炒菜,厨师用的柴米油盐都是一样,炒出来的菜口味不一。
台积电工程师在芯片工艺上研究遥遥领先,三星还在头疼5nm芯片良品率时,台积电工程师已经在开发1nm芯片和多层叠加的芯片,5nm早已能稳定生产。
台积电的人才是30年累计的成果,从晶体管开始积累技术,一步步探索而来。
这些工程师才是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台湾普通老百姓工资还停留在2万-3万新台币时,台积电工程师平均薪水达10万,高级工程师年薪过亿也有可能。
现在台湾年轻人以进台积电工作为荣,这不但意味着高薪,还有体面的社会身份。
华为新建的晶圆工厂在人才储备方面几乎是0,纵使可以高薪从台积电挖人,但操作光刻机的基层员工不可能每个都从台积电挖,还是要自己一步步培养。
美国的英特尔、韩国的三星在工程师上都比不过台积电,跟国内教育有关。
美国年轻人最喜欢的职业是律师、公务员、艺术家,韩国年轻人受美国影响,第一等的人才都去报考检察官和律师了,少部分人愿意学理科。
2018年,中国高校有820万毕业生,其中有400多万理科学生,同期美国只有50万理科毕业生。
中国这么多的理科毕业生被金灿荣称为“工程师红利”,中国培养了全世界一半的工程师,这都是未来中国在芯片工程师上追赶台积电的基石。
按照华为的计划,武汉晶圆工厂将在明年建成后,用3-5年时间投入正常生产。
毕竟,半导体作为高科技行业的明珠,门槛很高,想要形成生产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慢慢等待整条产业链的成熟。
正如小米造手机之初,用的都是国外零部件。
四川政府找到雷军问他,能不能打造一款大部分使用国产零部件的手机?
这么做可以带动国内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摆脱低端制造的困局。
雷军思前想后,觉得可以试试,小米还在成长阶段,有试错的资本。
于是,红米诞生了,这款瞄准低端市场的手机每年有上千万的出货量,迅速拉起了国内手机零部件企业发展。
OPPO、VIVO、努比亚、魅族等一众新品牌新品牌受此红利,中国智能手机冲出了国门,打到了国际市场。
一家公司改变了一个产业,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华为在芯片产业的尝试,最好结局也是如此,倘若顺利,芯片产业上所有问题都将一个个被中国人攻克。
资金没有问题,“国家队”已经投入了1000多亿支持,剩下的需要中国制造与时间赛跑,三年、五年、十年,芯片产业终究将被中国制造占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江左佑安
本文来源:https://tiandinggupiao.com/947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