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后出的大新闻——全面注册制引起很多朋友关注,特别是“全面”这个词让很多持股的同学想要尽快了解这个政策。
这里言简意赅的说下对该政策的判断——对于绝大多数价值投资同学,没有大变化,只是中性事件。
1.不要被吓到,实际一直在进程中
很多新闻、自媒体标题党说是跨时代意义。其实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一个小步骤,变化不大。为什么这么说?注册制之实际早已开始,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已经不少。从沪市成立科创板——到深市的创业板也推进了注册制——到新三板的精选层——再到北交所。对朋友们有特别大的变化吗?没有的!国家多大的变革也都是稳字当头。所以短期不用担心,
变化2.越来越多公司,更快速度上市
全面注册制会引起更多公司上市,而且由于注册制=放松监管,很大可能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差。但入市的朋友们,听过退市机制和ST股的变化吗?没有,这就说明,后面股市更加鱼龙混杂,需要我们有更强的选股,要避开越来越多的雷区股。
3.主板股票还是涨跌幅限制仍然是10%
这一点利好市场炒作,10cm容易锁定流动性,更容易涨停,涨停才会吸引更多投资资金,进而关注公司,好的公司更被青睐,所以也在说价值投资同学不用担心。,创业板科创板20%最大涨跌幅,北交所30%最大涨跌幅,主板限制在了10%的幅度内,避免了量化资金,机器的短期收割。
变化4.利好两个方向
券商——也就是各个证券公司,长期来看,越多数量的公司上市,证券公司的业务量自然增大,长期利好。
优质蓝筹公司和科技创新有成长性、业绩公司受青睐。因为优质,所以市场上的资金会更加注重,但全面注册制之后,上市公司数量更多了。对比下,两极分化会更严重。
变化5.市场难度增大
就像我公众号写的“市场内价值股的比例降低,很多九十年代随便买一只股,过十年涨十倍,单吊一只股,赚大钱情况将不复存在,需要选择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大家知道结婚率在下降,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增人口也在变少。没有人口就没有消费,多么优质的公司国内业绩都会受到影响,这是天花板限制。行业龙头也可能不靠谱的,人口是压制大多数行业的天花板,龙头都难以保证稳定增长,未来要赚钱肯定是越来越难。多关注0-1的赛道,比如转基因、钙钛矿、人工智能等等。
随着上市企业越来越多,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越来越难,市场同一性会大幅下滑,不再是同涨同跌,很多时候可能指数涨了,个股完全没反应,海外市场为什么指数基金行业ETF大行其道(美股被动投资已经超越主动投资基金),投资者要么趋于指数化投资,要么就被淘汰,整体占比也会越来越低(A股投资者占比应该是几个主流市场中最高的),当然对专业投资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越多,研究基本面需要的精力也越多。市场方面,如果再以现在的标准去投资,给企业过于宽松的基本面和估值要求,要么一不小心就会追高,要么一不小心就会抄底在半山腰,以前你认为的合理在未来会变成高估、你认为的低估可能在未来只是合理(看看隔壁港股的例子,包括美股,就算是在熊市很便宜的价格买入,也经常会抄在半山腰)变化6.打新股需要慎重
经常打新的人应该知道,以前A股新股是无脑打,而在科创板、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之后,遇到这两个板块高估值的就不打了,因为很容易破发,当时剩下主板定价都是在23倍PE加上44%左右的溢价价格上来的,也能打。但从今天开始,往后大概率主板也需要判断了,为什么?因为上市审核松了,什么妖魔鬼怪公司都有,这个很好理解吧。好的公司获得追捧,垃圾的公司就该破发。
然后,结合上面六点变化,简单说下两个建议
建议一
哪怕是奉行价值投资的同学,也尽量别在左侧交易,没有把握情况下,不要越跌越买。
建议二
多投研,学习,国家推行全面注册就是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后面注重高端制造,利用个人的优势多看前沿知识。从上市公司的种类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生物医药、信创、高端制造等企业后期都要重点关注,很多科技股一开始都是亏损的,所以审批制时很难上市,很多企业只能跑到其他市场去上市,后面融资包容性大了,所以真正的科技创新公司就会出现,才会开始正循环盈利。我们国家现在放宽门槛,就是为了鼓励创新。
我一直认为,唯有买入并持有优质低估好公司或优质股构成的成份股指数才是长久获胜的投资方法。最后衷心祝愿看到此文的朋友2023投资顺利。谢谢。
本文来源:https://tiandinggupiao.com/946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