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面在《LiFSI系列一》中我主要从供需关系和细分赛道的角度简单聊了聊LiFSI行业的相关情况,本篇深入梳理一下LiFSI的行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情况。
本篇目录
1.行业现状
2.行业前景
3.市场空间
4.相关上市公司
一,行业现状
1. 国内LiFSI合成工艺以氯磺酸法为主
LiFSI 主要有两条合成路径 : 氯磺酸法和硫酰氟法, 现以氯磺酸法为主。氯磺酸法包括两种不同原料的生产方法:以磺酰胺、氯化亚砜、氯磺酸为原料(天赐材料、多氟多采用)或以氯磺酸、氯磺酰异氰酸酯为原料(氟特电池采用);而硫酰氟法则是以硫酰氟及氮化锂为原料,目前采用该法生产企业较少。氟化过程一般用氟化盐或氢氟酸;锂化过程一般用碱性锂或卤化锂。
2.市占率趋势两级分化,优势公司凭借技术及成本优势有望强者恒强
2020 年 LiFSI的主要生产企业数量为 8 家,主要产能来自天赐材料、康鹏科技以及多氟多,其中天赐材料市占率为 36%,LiFSI 产能 CR3 集中度为 73%。预计到 2025 年,LiFSI 的主要生产企业数量增至 12 家,产能 CR3 集中度有望持平,但尾部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结合目前披露的产能规划和专利储备情况,天赐材料进一步巩固市占率优势,其产能占比将扩大到 40%以上。若 LiFSI 需求爆发趋势被进一步确立,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加速、加大规模扩产以提升市占率。
二,行业前景
1.LiFSI 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5 年,Michel Armand 博士首次提出将 LiFSI 作为新型锂电池溶质锂盐,但由于该工艺中原料氟磺酸价格昂贵,且对生产设备的腐蚀非常厉害,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2012 年,日本触媒宣布已确立了溶质锂盐用 LiFSI 的工业制造方法,次年,全球首个产业化级别的 LiFSI 生产线由日本触媒实现。
中国企业对 LiFSI 的产业化合成的研究始于 2015 年前后,并在 2017 年逐步落实产能,目前全球各大企业已开始陆续投资布局规模化的 LiFSI 产能。
2.LiFSI 制造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 LiFSI 工艺属于快速发展阶段,更新较快,LiFSI 收率也在快速攀升。根据 2019-2020 年环评,以天赐材料的 LiFSI项目的折旧费作为参考,按照环评定员人数估算人工费用,对当前新技术背景下的 LiFSI 制造成本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氯磺酸法 LiFSI 的制造成本目前已可控制在 12 万元/吨左右,其中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为主要生产成本,分别约占总生产成本的 56%和 21%。考虑到2019 年以来工艺的进步,当前 LiFSI 的制造成本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3.LiFSI 经济性逐渐显现
6F 价格大幅上涨,LiFSI 制造工艺进步优化成本,新型锂盐经济性逐渐显现。随着我国电动智能车和储能设备的高速发展,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致使 LiPF 6 供需平衡偏紧,价格步入上升通道,LiPF 6 已由2021年年初的10.7万/吨上涨至52.5万/吨,增长390.6%。
LiFSI 由于工艺成熟度有限、产物收率低导致价格偏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应用,但随着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工艺优化,叠加产品规模化带来的边际效应,近年来 LiFSI 的成本及售价逐步下降,2020 年市场价格约为 40 万元/吨,不到 2016 年价格的一半,LiFSI 和 LiPF 6之间价差逐渐缩小。
三,市场空间
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预计全球锂电池需求将继续增长,电解液需求同时也会进一步增长。根据天赐材料、新宙邦环评信息,每吨电解液对溶质锂盐的需求基本维持在 0.126 吨,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升,电解液中有机溶剂占比会减少,溶质锂盐比例会变相增大。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新能源车组对全球锂电装机量的预测,预计2025 年全球溶质锂盐的总需求约为 25.83 万吨。
LiFSI 作为锂盐将替代部分 LiPF 6 ,2025 年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 50%;基于 50%渗透率,预测 2025年其全球市场需求将达到 12.91 万吨,按照 25~30万/吨价格计算,市场空间约为 323-387 亿元。
四,相关上市公司
多氟多(002407):公司以铝用氟化盐为起点从事氟化工产品生产,上市后逐步切入以六氟磷酸锂为主的新能源相关材料和以电子级化学品为主的半导体相关材料,其中半导体级氢氟酸已获得台积电等龙头公司认证,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公司深耕氟化工多年,积累了大量的锂盐生产经验,现已成为六氟磷酸锂行业龙头,技术和经验的优势可为新型锂盐 LiFSI 未来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现有LiFSI 产能 1600 吨/ 年 ,在建产能 1万吨/ 年(一期、二期 3000 吨// 年,三期4000 吨/ 年),预计2023 年可逐步投产。
天赐材料(002709):公司以日化产品出身,逐步向锂电池材料发展,目前拥有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锂离子电池材料、有机硅橡胶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以锂离子电池材料为主。公司于 2021 年底电解液总产能约 23 万吨,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现有 LiFSI 设计产能 6400 吨/ 年,在建产能 7 万吨/ 年,是目前少有的出货量稳定在千吨级以上的公司。此外公司目前是锂电电解液行业龙头公司,产能约 25.6万吨/年。
新宙邦(300037):公司是电解液行业领军企业,现有产能6.5万吨/年,拥有新型添加剂产品300多种,具备200吨/年新型锂盐LiFSI产能。公司绑定LG、松下、三星SDI等海外客户,海外销量占比约40%,从全球来看,2020年将是全球电动化元年,全球主要车企(大众、特斯拉等)电动化进程加速,未来海外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凯盛新材(301069):公司主营产品为氯化亚砜、氯醚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中间体氯化亚砜,并进一步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及其他芳香族酰氯产品。公司是氯化亚砜全球龙头,未来供应或将趋向供应偏紧。LiFSI 需求增长,叠加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带动,未来氯化亚砜需求量可达到 70 万吨。
本文来源:https://tiandinggupiao.com/930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